2007年5月23日星期三

久违的雨

下雨了,是一场久违的透雨。

2007年5月17日星期四

有意味的巧合

美国影片《葬礼》中的黑社会老大有一个有意思的发问,大概的意思是上帝说我们是自由的,我们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但是却要求我们每个人做他的子民,否则将得不到救赎。从这一点看,每一个新思想、每一种新主张,事实上都披着伪善的面具,干着暴力的勾当。
看超级男声的时候,老觉得这个粉色徽标有些眼熟,尤其是那只攥着话筒的强壮手臂,选手演唱的时候压在屏幕左下角的图形,更是将三只手臂整齐的前后排列,俨然成了《迷墙》中列队行进的铁锤。
不知道超级男声的徽标设计者是不是从《迷墙》获得的灵感,但是灌注其中的精神却是明显勾连的,不论打得是什么旗号,反对旧秩序也好,张扬个性也好,只不过是试图用新的组织体系消灭个体和个性的另外一种暴力而已。





2007年5月11日星期五

眨眼

眨 眼
顾城
在那错误的年代,我产生了这样的“错觉”。


我坚信

我目不转睛

彩虹在喷泉中游动

温柔地顾盼行人

我一眨眼---

就变成了一团蛇影

时钟在教堂里栖息

沉静地嗑着时辰

我一眨眼---

就变成了一口深井

红花在银幕上绽开

兴奋地迎接春风

我一眨眼---

就变成了一片血腥

为了坚信

我双目圆睁

(……妙就抄了过来)

2007年5月10日星期四

年景

从各类新闻报道中细心归置,才发现情况有些可怕:宁夏部分干旱地区出现特大持续性干旱、陕西千万亩农作物遭受旱灾、山西中南部旱情严重 1600万亩土地受旱……“山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省受旱面积已经达到1600万亩,其中450万亩小麦遭遇不同程度干旱,76.91万人吃水发生困难。”“从陕西省有关部门获悉,自4月上旬以来,陕西平均气温普遍偏高,连续40天没有出现有效降雨,目前已造成1247.1万作物面积遭受旱灾,占全省作物总面积的1/3。”
旱灾似乎逐渐严重,“年景”这个老词似乎也正在重新浮出水面。
在大到股市红红火火人人争做股神、娱乐圈大大小小的八卦奇闻、国际上又是新战机新潜艇还有东一声西一响的炮火中,小到中国球迷为庆祝曼联胜利对撞弄破胸膈血管险些丢了小命、披上足球宝贝外衣的婊子用暴露身体力挺中国海外球员、教授们热衷于把自己的头像和头衔变成货币等等这些烂事中,关乎很多人生存的旱灾这样遥远的事情,要登上媒体的重要位置根本就没戏,有爱心、追求梦想的人眼睛里也揉不进这些沙子,“火”和“红”成为时代风尚和潮流的代名词,火的希望更红,没火的血贯瞳仁,这是不是又是另外一种“年景”呢?
大家都知道火气太盛就会喉咙红肿、嘴巴长疮、大便不通等等等等,就不怕烧死,哈哈哈哈——

2007年5月9日星期三

希望

——鲁迅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
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
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颤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灵魂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了。
然而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忽然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
我早先岂不知我的青春已经逝去?但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坠的蝴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虽然是悲凉漂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
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听到Petofi Sandor (1823-49)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什么?是娼妓;
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
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你的青春——她就抛弃你。
这伟大的抒情诗人,匈牙利的爱国者,为了祖国而死在可萨克兵的矛尖上,已经七十五年了。悲哉死也,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诗至今没有死。
但是,可惨的人生!桀骜英勇如Petofi,也终于对了暗夜止步,回顾茫茫的东方了。他说: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我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
然而现在没有星和月光,没有僵坠的蝴蝶以至笑的渺茫,爱的翔舞。然而青年们很平安。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但暗夜又在那里呢?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没有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青年们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鲁迅的诗,暂且把搬迁别人的东西也叫做“乔迁”吧。)

2007年5月8日星期二

花亭相会(五)

***************
6月2日
又见《再见!列宁》
……
(电视新闻解说)西格蒙德·雅恩在1978年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德国人。新的国家主席在今晚向全国人民讲话。 “亲爱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公民们:这真是一个奇迹,当我在太空里遥望我们这颗兰色的星球时,我们看到的是另外的一幅景象。在苍穹中看去,人类生活显得那么渺小和微不足道。 人们会问自己,人类得到了什么?他们实现了什么目标?今天是我们祖国的生日。在宇宙中,这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尽管在今年还有几万人加入了我们。他们以前被我们视为敌人,而今天将和我们一起生活。 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国不是十全十美的,或许有时我们也迷失方向,但我们记得自己的目标。社会主义指的不是闭关守旧,社会主义同样意味着和他人交往,和他人一起生活。单单梦想一个更好的世界是不够的,应该去实现它。 在此我决定,开放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边境。在开放柏林墙的最初几小时内,几万名西德公民进入了民主德国。很多人希望留下来。他们摆脱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残酷的生存竞争,准备在这里重新开始。
(艾里克斯母亲)这真是太棒了!
(电视新闻解说)并不是所有人准备在这里飞黄腾达,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应尔虞我诈的社会。许多人希望有一个新的生活,他们发现:汽车,录象机,电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他们已经做好准备,怀着美好的愿望,带着充沛的活力,开始一个新的生命。
(艾里克斯)不可思议。我的母亲整整经历了三天民主德国的生活。我认为,不让她了解真相是对的。她是幸福地死去的。她希望我们把她的骨灰随风散掉,但这在德国是被禁止的,东德西德都一样。可这规定对我们无所谓。现在,她飘舞在空中,俯视着我们,我们在她眼里或许就象地球上一个个渺小的点,就象当初西格蒙德·雅恩看到的那样。 我母亲离开的这个国家是她当初的信仰,而我们把这个国家,这个信仰一直维系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在我的记忆中,这个国家永远和我母亲联系在一起。
(影片结束)

到了资料馆才知道这周放映《再见,列宁》,再次看到《再见,列宁》让我想到04年冬天跟王老师折腾着在北国剧场放电影的事情,那个时候虽然在组织放电影,却没能落着正经看一部电影,倒是《再见,列宁》大致看了一遍,我还记得之所以能在事情厘清之后坐下来,静静看这部电影,就是因为在之前将电影字幕捋下来之后,在结尾处看到了上面的一段,记得当时就很有些感触,只是想象不出在实际的电影里会是什么样子……
昨天晚上,电影放到上面的部分时,身边的小羊已经哭得一塌糊涂了,看电影有时候会很感动,这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不管这部电影别人怎么说,总之,它能让人看后很释然,就像在太空中遨游过之后,在时世变迁中成了的哥的西格蒙德·雅恩,对于生活已经在另外的角度获得了觉悟,所以或许就变得从容的多。这也让我们知道,人心能有多大,能容得下多少变故,又或许,艾里克斯的母亲本来也能够将这一切容纳?

花亭相会(四)

***************
7月10日
一个彻头彻尾的周末
北京湿度大过重庆。从皮肤到性格都喜欢爽快利落的宝宝天天叫难受。不过即便这样,仍然被我周六拽着去了动物园,象两个小孩一样,欢天喜地,只是因为忘记带DV而小沮丧。
宝宝总是让我安排周末,要逛街,要睡觉,要买碟,要逛动物园,要吃火锅…………都是我的节奏;只要周末能够不用加班,没有客户电话,不用准备提案……两个人能够从头至尾随意安排时间,就非常知足而快乐!而能够一直拖着手在动物园逛几个小时,惬意更是可以一直从手心传到心底。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周末。动物园里象充了气一样肥硕的河马,油光水亮得十分滑稽,可是它们好像只吃青草,哪来的那一身膘?象松鼠一样的猴子,几乎可以站在我们的手掌上玩耍;四脚朝天的大熊;翘着一只大腿居然能够呼呼大睡的老虎,还有全动物园里最嚣张的长臂猿……本来我计划逛完动物园拖宝宝再接再厉逛华堂,宝宝计划逛完动物园一鼓作气逛天文馆,统统作罢,已经退化成办公室动物的我们,只有力气去大吃一顿…………
最不爱打扮的宝宝,今天穿上了一件周末新买的淡蓝色衬衣,清爽干净;
最不愿长胖的我,在夜半时分看决赛因为激动而肚子饿,然后自动要求煮一包方便面,在大雨滂沱的伴奏下,象赛场上的球员一样凶猛地吃完一包泡面之后,意大利获胜了,心满意足!
今天晚上又要出差,希望能够回来再共你过一个彻头彻尾的周末!

花亭相会(三)

*****************
7月28日
女人味·孩子气
最近频频被人夸赞越来越有女人味。随随便便穿一条白裙子,而且是大学就买的款,也被人追问在哪儿购得;一旦穿上宝宝特意给我添置的最得意的黑色小礼裙,那基本就成了人见人夸了。同事都说是因为结了婚的缘故,那就笑着默认。面上一番谦虚诚恳,底下暗自得意。心里知道,宝宝并不是因为我美丽而喜欢我,也不会因为我有一天不美丽而厌弃我,所以,我基本不用为了宝宝刻意打扮(当然,我非常乐意宝宝带着我逛商场,出谋划策外加出钱一起打扮我,哈哈)。而所谓结婚带来的女人味,恐怕还是因为心底有幸福。眼睛里有光彩吧。当然,客观原因是因为最近又瘦了些,于是更迫不及待地要让那些花衣服重新招展起来。
不过,心底还是孩子气。大声地笑,很快地说话,容易掉眼泪,真性情,以至于没城府,没计划,毛毛躁躁,容易紧张…………外加还爱上了看儿童电影。上一周的《难说再见》、这一周的《小吸血鬼》,电影资料馆最近似乎在集体过儿童节,好看的儿童电影一部接一部,要么可爱得令人跟着落泪,要么可爱得让我想捏他们的脸。赤子之心,是我最珍贵的收藏。而宝宝说:一周能看一部这样的电影,就会满足!所以我跟宝宝,其实都还是容易满足的小孩子。
妈妈现在已经到北京了,博一下表示热烈欢迎!哈哈!

花亭相会(二)

****************
8月23日
午后的阳光
午后的阳光已经不再那么热烈了,这不免让老李想起麦卡勒斯的小说,那里“八月午后的阳光”曾经陪伴过他一段时间,作为这个学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总是有些时间自己也看看手边山一样堆积的书本,最初吸引他的只是那个名字——《心是孤独的猎手》——而后抽出写着这个名字书翻看了几页,最后他就抬起头,对着窗外八月午后的阳光陷入了没有边际的遐想之中,老李自己不记得自己当时在想什么,抑或什么都没想,只是感觉被这阳光包围着很惬意,于是就享受起了这阳光。 每年的这个时候,往日热闹的图书馆就分外的清静,学生放假了嘛。老李喜欢平日络绎不绝的年轻人在这里来来往往,喜欢他们坐在这里因为老旧,所以显得深沉、笨拙的桌子前或写或看,他通常就喜欢默默的看着眼前的年轻人,什么都不想,一个上午或者一个长长的下午就能很快的打法了。 其实,老李也喜欢假期这样的时候。清晨起来,吃完半根油条、喝几口豆浆,老李便精神百倍的来到这个空空荡荡的屋子。屋子开间很大——这是自然的,图书馆的屋子。这个时候的阳光正好透过这座老建筑狭小的窗户斜斜的射进来,其中一个光柱正好趴在老李通常坐的位置上,这些光柱里,上下浮动着无数发黄的小颗粒,看上去久远而宁静,就像这里其他的一切,只不过其他东西一样静默的隐藏在这些光柱之外的暗淡地方而已,虽然看不清,但是老李能够嗅到,那是岁月的味道。 早上的两个小时,老李有事情要忙,在昏暗的书架间走动的时候,老李就忘了其他的事情,这是多年以来的工作习惯,这是一份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容不得慌乱。三十年来,每天早上,他一直像只老鼠一样,在这些书架中间游荡。心无杂念,什么都不想,一个上午很快就过去了。 中午,老李并不回家,吃过饭,就很快回到这里。等自己踢踢踏踏脚步声消失在四周的黑暗角落里之后,老李已经稳稳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了。环顾四周,窗外树影婆娑,远处的马路上可能还是永远不会停歇的刮风一样的车流声,可是,这里已经听不见了,间隔的距离远了,好像他们也就不存在了,老李的脑子里时常会冒出一个怪念头,那些消失的车声去了哪里了呢?距离间隔开了,似乎时间也就间隔开了,或许这些声音本来就不存在——这个时候不就听不见么? 他还在翻那本书,看聋子跟自己最好的胖朋友聊天,老李觉得这些场景一点都不陌生,尽管老李不聋也不哑,可是,他很清楚自己经常就是这样跟自己聊天的:这样的午后,或者是回到家里,就这么跟着自己的思绪四处飘荡,没有什么需要说出来,有时候老李会和自己发生争执,这样的时候,是老李有意要管一下自己,因为总是有些他不愿想的事情会在脑子里挥之不去,这种思绪怎么都消除不了的时候,老李就会突然冒出一句咒骂。长久不用的嗓子忽然发出一个声音的时候,老李也会给自己下一跳,往往要半天才确认那是自己的声音。 三十年,有多长呢?算起来那已经是一个人成人之后一辈子的时间了。老李想到三十年这个数字的时候,他忽然有所领悟,“几十年如一日”,这句话说的不就是活脱脱的自己么?三十年,每天都跟今天一样,这一日,不就是三十年么?想到这些,老李不由得苦笑了一下。麦卡勒斯,这个不知道作古没有的人,竟然有意无意的点播了远隔大洋的这么个老头子! 老李抬头看见屋外太阳底下的建筑,明晃晃的反光射进了他的眼睛。老李伸出手,似乎要抓住这刺进昏暗的光,可是什么都抓不着。寂静,让人能感觉到凉意的寂静中,老李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 老李低头看看手边的那本书,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合上了,老李摩挲着书的封面,没再打开。老李已经知道,麦卡勒斯将几十年前午后的阳光、阳光下独自的思绪以及众生的絮语都封存在这里了,那里面似乎也有自己已经放过或者根本抓不住的阳光。 从此,老李相信世界上有灵魂存在,也许自己也有,不过像大多数人的一样,不知不觉飘散了,散落到深不见底的虚无当中去了。而有一种灵魂,却像阳光一样,能射进黑暗的角落,抚慰萎顿的生命,让他们已经冰冷的躯体重新变得温热…… 老李觉得自己饿了,真真实实的饿了。

花亭相会(一)

****************
9月15日
艺术影院-蓟门桥
又一次看到了《伯尔尼的奇迹》,距离上次也就是第一次看已经快两年了。能记得的,除了世界杯决赛动人心魄的魅力,就是关于被杀死的兔子和德国男孩应不应该哭的问题。
这些年来,哩哩啦啦,不知道看过了多少部电影。每当有以前的同学问起或者让我推荐有啥好看的电影时,却越来越茫然,好像是一时之间记不起几部电影的名字,也似乎是不知道那些电影值得推荐给人看还能让人家喜欢。
所以,再次看到《伯尔尼的奇迹》,听到电影院里和着电影响起的加油的掌声时,我忽然想到,我有一部可以被问起的时候,推荐的电影了。于是,又想到,我应该整理一下看过的、还记得的电影。从最近的罗列吧:
《撼动生命》,一个西班牙DJ的故事,主人公从失聪的绝望,到学会唇语,甚至找到继续DJ的办法,最终找到自己真正的生活,让我们只能深信“没有什么是最遭的,只要愿意面对,拿出时间去适应”这句话;另外,没去过或者不习惯迪厅的人,可以在这里替代性的感觉一下另类的狂热。
《黄金甲》,有幸先睹了老谋子的新作,其他不说了,夜空中闪烁在峡谷中的刀光,让官驿追杀那场戏有几分新鲜而恐怖的味道,虽然不及“秦军箭阵”那么气派,却更加让人毛骨悚然。王子元杰(周杰伦)率佩戴金菊丝巾金甲军杀入皇宫的场面,跟《英雄》颇像,但是,元杰为了自己的母亲,最终孤身一人在银甲军的人海中奋力拚杀,却给这个电影后半段“飞蛾扑火”的情节增加了几分悲情。张艺谋的大片里,人总是乌漾乌漾的,《黄金甲》也一样,不过这次乌漾的还有汹涌的“波涛”,哈哈。片尾的歌是周杰伦的《菊花台》,满好听的。
《难说再见》,希腊电影,记不得导演叫啥。一个感人的儿童片,小男孩最好的朋友是自己的爸爸,可是,做行脚商人的爸爸却丧身车祸。小男孩始终不能接受爸爸死去的现实,他在生活中扮演起自己的爸爸来。影片有太多的细节,让我们投入进去,但是我没记住几个,只记得小男孩的扮作爸爸写给奶奶的信很不错……
《香料帝国》,还是一个孩子的电影,这么说,是因为我只看了孩子的那一部分,后面的故事我不喜欢,也没看完。
《再见,列宁!》,大家都知晓的名片佳作,看了两次。上次跟小羊在资料馆看的时候,小羊哭的一塌糊涂。当时,我忽然觉得人的心里可能只有很小的地方,因为很多感情那么容易就溢出来,又觉得人的心里可能地方很大很大,因为,一个时代的消融,竟然能被那么坚强的承受。我个人有些偏爱共产主义在全球蔓延的那年代,抛开各种主义,我总觉得人类的激情和浪漫,似乎在那个时代爆发,而且已经耗尽了。
或许是巧合,上面的三部电影,都多多少少的宇宙/航天有些关系,人类的童真和博大,看上去好像只有孩童才领悟的最深切。
《摩托日记》,切·格瓦拉青年时代的一次豪情壮举。
《夜宴》,没什么可说的,根本就看不进去,要是按着西方“生存还是死亡”的逻辑来分析中国宫廷博大精深的斗争逻辑,我认为那就是自掘陷阱。
《帝国的毁灭》,希特勒最后的日子。98年看《格斯拉》,当那个庞大的怪物倒下的时候,我却丝毫没有欣喜地感觉,这似乎又要扯到米兰·昆德拉说的人类到底是地球的主宰抑或只是上帝的管家的问题,我可能多少倾向于后者,因为看到戈斯拉倒下,我隐约觉得这是人类的过错。相反,希特勒这个庞大的怪物倒下的时候,我觉得他的错误就在于他篡夺了上帝的位置。而那个女秘书在片尾不认为年龄是容忍自己犯错误的借口的反省,让人知道一个人可以坦荡到什么样子。
还有那些呢?《保持缄默》、《自由国度》、《台风》、《强敌》、《四眼田鸡》、《冰河世纪》、《加菲猫》、《马背上的法庭》、《图雅的婚事》、《卡米拉士兵》、《黑鹰坠落》……
哈哈,竟然还记得这么多名字!可是,细细看来,却没有记不在校学习的时候,那些出现在讲堂上的大师杰作。这让我时常揣摸自己频繁去电影院的动机,有时候感觉呆在黑黢黢的电影院隐蔽的座位上去看“别人”,其惬意之处或许就是我完全是我的,我完全不用动脑子或者行动,只是在需要的时候被惬意的触动一下而已,所以,我总感觉看电影是幸福的时光。即使是很烂的电影,我只要让心里的耳朵关上就可以了。

资料馆的艺术影院与家之间,是很难等的626。
每次从蓟门桥上过的时候,就感觉今天这个圆圈快要回到起点了。
工作日的早上,就从这座桥的西侧,拐到政法大学的门口去坐车,这段路途虽然不远,但是需要路过一段常年都弥漫着臭气的地方,再往前,就是隆起的蓟门桥圈起的一个下陷的角落,角落的一断各有一个供行人穿行的通道。
天气好的时候,远远就能看见在这个角落里,有一个身材高大的老头,背对着桥体形成的墙,不停的甩动着手臂,或者双手不断相互击打,发出脆亮的声响。有时候,出来的晚了,就只能在通往政法大学大门的路上,看到一个腿脚并不灵便的高大背影。看到小说中说城市把早晨给了老人,当年轻人还沉浸在梦乡的时候,老人们已经起身散布锻炼了,很奇怪的景象,一日之际的晨光竟然最早与老人辉映。偶有一两次,听见了那个老头的说话,夏天的太阳晒在他歪戴的太阳帽上,他正在给一个人详细的指路,跟他看去摇摇晃晃,似乎一边的腿脚还有些麻痹的身体相比,他的声音却粗厚而坚硬,没有丝毫的沙哑。
另一个老头的声音我至今没听到过。没电影的工作日,下班要在蓟门桥上走一遭。只要我是准时下班,便会在蓟门桥上迎面碰倒红背心的老头,稍微有些蜷曲的身体非常精瘦,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一头刷子一样的灰白头发,还有发亮的眼睛。每次都是远远的看见他小小的身躯,随意的甩动着胳膊,快步走过来。身后是三环上常常的车龙,在远处,是正在下山的太阳,他从来都不回头去看,只是迅速的走远。
大多数工作日,几乎都是起始和结束于这两个老头。似乎,日子已经在这个圆圈上升了根,而且这根就扎在蓟门桥上,牢固的可以和那坚硬的桥梁一样不可撼动了。每天,太阳在天上画下半个圆周,每天,老头都在蓟门桥边习惯的点之间走一个来回,每天,都听着耳边刮风一样的车流。这种运动跟物理学上的布朗运动相似,世界很大,而水箱却又四壁,看去杂乱无章的运动,细察之下,每一个轨迹都很清晰。

艺术影院-蓟门桥,两点之间就是那所生活其间七年的大学……

过去的七天

31号傍晚大雨,迎来了“万众瞩目”的五一,是啊,谁不期望这一年之中难得的几个长假呢,有时候还会听到更加贪婪的奢望——是不是每年都开一次“中非论坛”、不能每年搞奥运至少每年都能搞一个足以给大家放假的别的什么会呢?
那天的聚会纯属巧合,宋老师喜得千金已经有些时日了,正准备瞅五一哪天恭贺一下,恰好yuanzh复试来京,还恰好跟xuh一起遇到宋老师,所以顺理成章的将恭贺提前,并且加上了节日聚会的内容,两年了,这还是头一次跟宋老师见面聚会。从九头鸟出来的时候,外面正是大雨滂沱,打车费了些事,“幸运”的淋了些雨,假期就这样开始了。
一号,夏天雨后的天气最好不过,天空碧蓝如洗,没有一丝云彩。本打算去看看《蜘蛛侠3》,却记错了日子,人家还没上映,还好小羊本也想看看《人生遥控器》,感觉上尽管中文配音让影片减色不少,但临近结尾主人公幡然领悟的时候,小羊还是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据小羊观察,周围的女生也大致如此),从这一点上看,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二号已经开始干热起来了,逛街的成果不明显,不过阿加沙·克里斯蒂的书又有新的译本出版,《穿普拉达的女魔头》也亮丽登场,小羊啃起这些东西,还是津津有味,废寝忘食。老米的《告别圆舞曲》基本上是上当了,《为了告别的聚会》换了名字蒙去了我们十几个大洋。
四号,驾校的模拟机练习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可以飞车,不过玩起来时间过得很快。五号下午的四个小时在车上度过,一个老教练,开始的时候只是指挥或者提醒驾驶动作,下半个时段开始,忽然打开了话匣子,任由我放肆驾驶,他只在旁边对社会满腹牢骚,前两课的实车驾驶以完成优秀结束。
斯诺克世界锦标赛贯穿了这个五一,明知道第二天要早起,还是被希金斯与马奎尔的半决赛拖延到凌晨1点才睡,的确是一场精彩的比赛,老一代天王如那个方头方脑、总说废话和傻话的解说员总结的那样,“上演了一场绝地反击的好戏”。
半睡半醒四个小时之后,就必须起床去驾校,又一次见到了城市还没醒来时的样子,垃圾桶个个被开膛破肚之外,又加上了夏天早晨丝丝缕缕的臭味。
六号的训练基本上是复习,这次第一个时段的教练年轻些,所以比较生猛,不但要飞速的换档,还要飞速的开车,并且在短短的距离上完成超车之后,还要在满场马路杀手驾驶的车队中快速并线,插队到别人的前面去,还要在过弯之前从五档变到三档,然后减速滑行过弯(速度比较高,教练都被甩到窗边去了),算是玩过一次高速过弯了……后面的四个小时比较随意,又是一个新教练,还是个年轻人,但是看上去似乎很没精神,由于还是复习练习,所以基本上属于自己开着玩。
七号,补觉!快乐男生长沙赛区十进一的比赛没多大意思,希金斯与塞尔比的决赛激战正酣。
假期的结束没有什么明显的征候,除了上午的大风和沙尘,从大雨开始,在昏睡中悄然溜走,现实中没有人生遥控器,即使是我们期望的东西,我们也无法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