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1日星期三

电影啊电影

态度:
当年老师满嘴唾沫星子大讲特讲电影商业艺术孰是孰非的时候,我们在懵懂中不知不觉就被卷了进去,直到现在还没明白这个学术题目争论的是啥,只是眼前还是当年老师跟自己对面的那个隐形的佚名在面红耳赤的样子,而那些纷飞的唾沫星跟我们这些高中刚毕业的毛孩子无关。后来从其他地方得到启发: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堆肉乎乎的红衣女人腰挎胡琴,摇头摆尾,美美的风骚了一把,据说是向世界好好的展示了一下中国文化。俗话说卖什么吆喝什么,关键不在卖的东西而在卖,好像是个自我确认的问题,干这件事情而且希望从这件事情总获得好处,就要认为干的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人人都需要的事情,必不可少的事情。
手段:
幽默或者搞笑在娱乐场所缺乏反衬,所以往往没有严肃场合板着面孔幽默并被板着面孔应和有力度。教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方框,并在方框的一侧画了半个人形,然后回头问下面的学生,“大家说说……”大家目瞪口呆,一帮学习艺术的学生都瞪着眼睛,心里揣摩着老师到底要说啥,是啥问题。老师逡巡鸦雀无声的课堂一圈,伸出一根被粉笔染白的手指,“你——”被点到的学生不知所措,“这是个不完整构图吧。”教授示意学生坐下,并用目光询问着大家。学生们盯着黑板认真思考。“你——”“就是不均衡构图,画面重心偏向右侧,观众的目光自然也被……”“坐下!”“你——”另一个被点到的学生慌忙站起来,答案被第一个学生引导构图上去了,但第二个学生接下来的分析被打断了,难道……“这个半边处在画框内的人,拓展了画面的空间,让人联想到画外的广阔空间,是吧?”“你说呢?”教授慢悠悠巡视的步伐忽然变成急促的脚步,急转身两三步就上了讲台,手指指点着那个白方框和人形,“你们觉得这画面美吗?”学生们似乎明白了,“不美!”“好看么?”“不好看!”“能用么?”“不能!”老师满意的在那个图上打了一个大大的、重重的“叉”,“这是个废画面。”四分之一节课过去了,学生们长出一口气,为他们及时地领悟和丰富的斩获长出一口气。当然还有人又一次被惊呆了。
经典:
所谓机位就是机器摆放的位置。经典的意义就是它诞生当时的突破和创新意义以及它诞生之后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机位是机器摆放的位置,这是专业术语,我们必须认真理解,这里的机器指的是电影摄影机(否则拖拉机摆放的位置也就成了机位了,不过这并不能否定这个定义的准确性),与之相关联的概念还有镜头,除了物理的光学镜头之外,还有个意思是摄影机拍摄时,由开机到关机拍摄的一段画面(电影院中看到的快速蒙太奇剪辑也不影响这一概念的准确性)。哈哈,学会了这些,自然就明白出位就是走出、移出或者出离本来的位置,以此类推犬儒就是犬加儒,就是狗一样的儒嘛。所以,我们眼睛要始终盯着、瞻仰着经典,嘴里要时刻默念曾经的辉煌,至于……哼哼!所以,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