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1日星期一

马桶

马桶忽然闹起别扭来――藏在其后的排污软管漏水了。
这个问题还真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说严重,只是少量漏水,用着也不会造成很大的麻烦,基本上也没发现有什么异常的味道;要说不严重,万一软管老化的很厉害,某次便便之后忽然崩裂,臭臭不走寻常路或者忽然发现新旅线四下乱窜,不就坏菜了么。
哎,大热的天,好好待着,拿新买不久的毛笔涂涂写写多好,无奈"王东才我心有事"啊!修吧。

这是个老式的单位小区,就是门房有个老太太,袖子上带着红箍,负责收发信件、传达消息那种,没有大家熟悉的物业,所以修马桶这件事不知道该找谁,也没个电话好打。但是据说老太太掌管院内大小事务的信息,有不懂的事情可以去请教。
正好是领煤气单的日子,门房里一堆人,也不知道该问谁,坐在放满煤气单的桌子前面、稍微年轻一点的女人热情的问我,几号楼的、那个单元,我如实相告,女的反问我,你们楼的不是都送上去了么,怎么还来拿,我说你们查煤气的时候我们上班不在家,也没看到有人来送煤气单……女人说那这次就没有,下次吧,下次要把数字些在门上。哦,好好,知道了……哎,让人家的热情受打击了――还有,马桶坏了,这个找谁修……
我只管煤气费,这个我还真不知道,女人说话的当儿,另一个老太太转身过来,指着身边刚刚进来的一个中年男人说,找她!
我这才看出来,这个老太太手臂上带着红箍呢,这应该是权威。我立刻问那个男人,男人照例询问了楼号房号等情况,说去维修站登个记。
哎,维修站在哪里呢?我忽然发现我怎么这么多问题。
红箍老太太给我指了路,还好人家没厌烦。

维修站在另外两栋楼之间。一楼之隔,院子的差别极大:一边是寸草不生的水泥地,另一边却是层次丰富的各类灌木乔木加花草,维修站就掩映在这些绿化物的最深处,一间平房,门上用红漆写着"维修站"三个大字,门口一张小方桌,三个男人正在大热天里牌打得火热。其中一个甩下一对五,紧接着就把手里剩下的牌全扔下了,边上的一位不满,要求其把牌拿上去,那位丝毫不让,我知道你有四个七,谁让你不发话啊?!走了走了,牌走了,另一边一位拿着一把牌看着那两位傻笑。
看得出来,那两位是院儿里的住户,粗声大气,穿着随便,傻笑这位应该就是维修站的,他看到我走过来的时候,就有些分神了,现在回头问我啥事,我再重复了一遍楼号、门号、状况,那人说,先去买一个软管吧,我一会儿就过去。

菜市场边上的一溜平房,开着许多小店,在饭馆、发廊、小商店之外,夹杂这几家门窗、建材店。临近路口这家除了前后门之间的同道,满满当当的填满了各类物件,格局颇像图书馆,一个一个的铁架子分门别类放着东西,铁架间不到一尺的空隙里,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孩趴在在小凳子上写字,问我要啥的时候,扬起的脑袋上两只眼睛在黑暗中闪着幽光,大约我是被吓了一跳。
我没有理会,心想这么小的孩子哪里就会做生意,不想在我跟老板娘笔划的时候,小孩很快就拿出了一个管子,我说是不是这个呢,老板娘恍然大悟的说,你比划了半天,我以为你要的是这种呢,她晃晃手边的一根略细的馆子,都没想到是这个。
维修的说可能要两头一样大的,这个看着一头大一头小啊?还有没有别的。
还没等老板娘说话,小孩先说了,这个是统一配置,马桶专用,全国都一样。
哎,服了,拿吧。还要两个铁卡子,一共多少钱?
19,小孩说。老板娘要表示一下通常老板的苦水,既然小孩这么说了,就19吧,要是别人吧,一个卡子就要三块多,你就便宜拿走吧,19就19了,有什么需要再来啊!

拎着配件直接去了维修站。跟师傅打个招呼,过来维修吧。师傅说一会儿。
转身走的时候,听见跟维修师傅打牌的俩住户打趣,这么快……没听见那个维修师傅说啥。

等了许久,不见来,估摸着是去吃饭了吧。人家吃完饭要不要午休呢?
吃完饭回到家,看看还没人影,那就得再去请了。

到维修站的时候,那个师傅正在帮人抬装修垃圾,看到我,他眼睛里闪过一些东西,随即反问我,刚回来?反客为主的一招,稍等一下,我去拿工具。
似乎终于可以正式进入维修程序了。

任何事情都需要耐心那!!!不知道看这件事的人看到这里还有没有耐心?

进入"维修程序"之后的事情,并不比之前的阶段简单:马桶上出水管的位置是隐藏式的,要拆掉马桶;要拆掉马桶,就要解决掉粘连马桶的胶;拆下来之后,维修师傅捣鼓了半天,说管子一头大一头小,装不上,去换一个;去换的时候,又令略了老板的"全国统一配置、整个北京城没有和这管子不一样的",总算明白有其父才有其子;回来之后告诉师傅那是统一配置,维修师傅虽然用听不懂的话叨叨了几句,最后还是想了个简单的办法――涂抹肥皂――很快就把管子套上了,这管子还真的本就是统一配置……
颇费周折,其中周折那一次不得是一身汗水。

送走师傅、收拾完卫生间,扔掉垃圾之后,已经太阳西下,该是倦鸟归林了,“生死疲劳”却在眼前怎么都挥不去。

“新特区”(转)

重庆、成都成为中国的“新特区”
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市、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首次在两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同时建立试验区,也是首次在西部设立试验区。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又被称为“新特区”,以区别于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的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等经济特区。“新特区”被认为是中国新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
成为中国的“新特区”,为重庆市和成都市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成渝经济区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可以预计,成渝将成为海内外投资的热点。
在这之前,就传出中央将在6月18日重庆直辖十年正式宣布这个重大决定。出人意外的是,昨天传出成都市同时获得中央批准成为“新特区”,因此两地媒体昨天连夜赶发新闻,都不想落后。
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直辖市,也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最突出的特大城市,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中央已经确定了重庆成为中国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城乡统筹的直辖市的目标,因此重庆获得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显得顺理成章。

‘新特区’新在何处?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孙久文认为,成渝成为中国的“新特区”是市场经济的一场更深刻改革。
孙久文说:“新特区”将成为中国下一阶段深化改革开放、探索新发展模式和新体制模式的重要途径。
在分析“新特区”与老特区的区别时,他指出主要有三点:首先是背景和目的不同。老特区是在当年计划经济背景下设立的、有着为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探索道路的目的;“新特区”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确立的背景下设立的,其目的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其次是任务和手段不同。老特区的任务主要是解决对外的改革开放问题,引进外资是发展的重要手段;“新特区”的任务是综合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体制矛盾,制度创新是其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三是地域和模式不同。老特区的区位选择主要是着眼沿海地区的优先发展,形成可资借鉴的地区发展模式;“新特区”着眼点在于从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出发,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基于这种认识,“新特区”的政策资源,要远比老特区丰富。也就是说,中央为“新特区”设定的改革目标是全方位的,给予地方政府的放权也是全方位的。
他进一步指出,“新特区”的政策资源的核心是体制创新。他提到以下的改革:
所有制的改革:进一步提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层次,形成自主创新的微观体制基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统一、协调、精简、高效、廉洁的管理体制。
城乡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城乡一体化步伐。
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培育要素市场,加快建立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优势和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制度环境。

社会事业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公共服务事业,健全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机制。
孙久文的结论是:设立“新特区”本身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要把综合改革的经验推向全国。

(联合早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