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天来了,小朋友要去春游了。
学校组织的春游,要说远,也不远,就在城边的小山下;要说时间呢,也不长,只需要带上水和一顿午餐;小朋友呢,要说小,其实也不小了,都小学四年级了呢。
妈妈给小朋友准备好了爱喝的饮料,带上零食和两只煮鸡蛋。当然,鸡蛋是午餐的主菜加主食。
小朋友开心的去春游了,妈妈在家里迎接小宝贝归来。
到平时放学的时候,小朋友高高兴兴回来了,妈妈自然也高兴。
可是,结果小背包,妈妈发现早上准备的两个煮鸡蛋原封未动,妈妈就问原委。
小朋友说,鸡蛋上有皮,没办法吃,所以就没吃。
妈妈……
2、之前三年,大家的午餐都是围坐在会议室吃的,一边吃饭,一边八卦新闻轶闻花边闲事,偶尔也利用这个机会讲讲笑话、传达个通知。自从大院里建起食堂,这一切瞬间便成了往事。
集体聚餐吃盒饭的传统不能为继,大家似乎都不习惯。所以,同办公室或临近办公室的,或年龄等级差不多的,就相互招呼,同去吃饭,大团圆变成了小团伙。
这种形势下,其他副头儿或次头儿不在单位的时候,头儿往往会落单或者有意无意的被遗忘。
今天去吃饭,就是头儿在后面忙不迭的叫着撵上来的。
头儿气喘吁吁,说“非得我说英文你们才能听见呀,我在后面叫名字,没一个听见,非得说wait for me 你们才回头……”
是啊。大家是听见这句的时候才回头的,因为这时候声音就在身后两步的地方。
大家不禁揣测:怕是头儿已经在密集的步伐之间,把大伙儿的名字挨个叫了一遍,才……
头儿接着说,“你们走道怎么那么快!啊?”
大伙儿无语。
3、同事的小朋友上幼儿园了。
第一次总是恐怖的,小朋友肯定都不高兴。但是,没办法,总得有个开始呀,爸爸妈妈咬咬牙,留下孩子就走了。
开始的阶段为适应期,小朋友只在园里上半天课。
第一天中午,是小朋友的奶奶去接的,奶奶还未到教室,就听见哭声一片,小朋友们用鼻涕、眼泪还有竞赛般的哭声,向老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身边这些讨厌的小面团发泄不满。
奶奶心疼,紧赶两步,向老师报了姓名要孩子。
第一天嘛,老师也不知道哪个代号是哪个小朋友的,喊了半天,下面的小朋友大多在嚎,没人搭理她。她只好出来问孩子穿的啥衣服,奶奶讲了,老师很快报出一个来,奶奶一看不是,只好自己进去把小朋友抱出来。
奶奶问,老师叫名字咋不答应呢?
小朋友说,小朋友都哭,我只好自己玩呢,老师也没叫我呀。
奶奶说,那老师叫啥?
老师在上面喊楚湘呀?
那你叫啥呢?
我叫湘湘。
……
4、小朋友上幼儿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大家都已经适应多了,即使是全天也没关系。
昨天是湘湘第一天全天“上班”,“下班”回来,晚饭吃得特别多:自己吃完一碗饭,还要吃一碗,吃晚饭还要喝汤……
妈妈很奇怪,问没吃午饭呀?
湘湘说,吃午饭了,我没吃饭。
妈妈说,为什么?
湘湘说,小朋友们吃饭的时候,我在东张西望。
妈妈,……!!!
这是湘湘上幼儿园之后,嘴里蹦出的第一个成语,不过妈妈揣测,这个词大概是这么学来的:
别的小朋友都在认真吃饭,只有湘湘不好好吃饭,摇头晃脑,于是老师说,不要东张西望……
湘湘就记住且明白,她当时没做吃饭这件事情,而是在做东张西望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