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日星期五

关注长江水位

从有关三峡大坝的有关争议说起。
2006年,重庆、川北地区的持续高温干旱的灾害性天气至今还让人心有余悸,针对这种罕见的极端气候现象,当年就有专家指出,可能跟三峡工程有关,即所谓的“木桶效应”,大概的意思是说山峦环绕的四川盆地唯一的水汽进出口,也就是三峡被堵上,木桶上最短的那一块板子被拔高,影响四川盆地水汽流通,进而影响整个天气系统。这个理论看上去有些过于简单,姑且认为是地理专家深入浅出的说法吧,但是三峡蓄水与重庆、川北的高温干旱在时间上巧合却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关于这种说法,官方的气象专家曾经予以驳斥,指出重庆的干旱与三峡无关,而是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局部地区气候异常的一个案例。2006年“冬春季西太平洋海温比往年偏高达0.5摄氏度,副热带高气压的位置较往年偏北、偏西偏强,这不利于南方的暖湿气流到达西南地区东部。另一方面,受大陆高压稳定控制,川东、重庆上空盛行下沉气流,对流活动受到抑制,致使该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旱情严重。在2005-2006年冬季,青藏高原地区降雪较常年偏少两成左右,积雪面积比常年偏少10%左右,积雪日数也比常年偏少10-30天,整个冬季高原上空地表气温比常年偏高2-4摄氏度,从而使高原热力作用显著。这导致高原上空温度与其南侧的温度对比增大,从而也使亚洲季风增强;我国夏季季风雨带位置偏北,而长江流域降水相对偏少。同时,来自中低层孟加拉湾的水汽通道受大陆高压阻断,使我国西南地区空气湿度偏低,造成干旱少雨。”既然是官方的权威说法,又罗列了那么多我们半懂不懂的专业术语,我们也姑且信之。
无论如何,那场惊心动魄的旱灾总算过去了。
但是,今年开春之后,却不断传来长江重庆段枯水的消息。
2007年2月26日,重庆新闻报道了重庆市几个主要自来水厂采水地的水位情况,情况相当令人担忧,主城区一家水厂的采水管已经几乎要露出水面;2月27日,长江航道重庆段出现货船搁浅;2月28日,重庆主城区长江航道水位低于零水位70厘米,出现多艘货船搁浅,重庆运管部门出动船只对航道进行作业,并且限时禁航。相关的报道是今年的春旱好像已经导致重庆部分地区150万人出现人畜饮水困难……

朝天门大量裸露的江滩上,搁置着许多码头跳船

码头栈桥全部搁置在沙滩上
专家又站出来说话,几乎是大白话。今春长江枯水的原因是干旱少雨!!!这种情况还将持续10天左右。
一个江河环抱的超大型城市竟然面临如此荒唐的处境。
重庆市气象局的气候预测专家说,07年重庆地区的气候以旱涝交替并且偏涝为主。抱着希望,希望猪年的长江丰满起来。

5 条评论:

匿名 说...

关注重庆,关注家乡,让人宽慰

匿名 说...

怎么又搬家啦

匿名 说...

shengyue推荐学习,之后发现这边好用好看还挺快,就搬过来了,呵呵:)

匿名 说...

哈哈,我早就在这边注册过啦
就是看着用的人少

Sheng Yue 说...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