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2日星期四

又是一年三月三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
这又是网络帮助我们聚合、记忆的东西。
家乡的三月三没有风筝,虽然小的时候也听过、哼过这歌的前面那一句,但是除了在课本上看到的状如燕子、蜈蚣风筝的图画,没有见过真正的风筝。
当然,现在早就不同了,前几年回家,春节的时候就已经到处在卖彩色的风筝了。
按照祖辈人的节令谚语,二月二,驴上料;习俗上会炒豆子吃,那一天上学,同学们的兜里都揣着不同的炒豆子,到放学的时候每个人又都会交换回各色杂混的豆子,有时候,豆子还会被当成子弹。三月初三,谚语说三月三,马揭鞍。不知道这句本来是什么意思,实际当中,大家会在这一天前后换下冬衣,摆脱厚重的棉袄棉裤的束缚,换上轻省自在的春衣,用家乡的话说叫换季。
关于这些节令谚语,我所能记得似乎就这么点,但是奶奶似乎全都知道,每逢节气变化的时候,都能用流传下来的谚语概括和表述节令的变化,有时候还会预测天气,比如立春那天如果刮风,她就会知道来年干旱还是少雨。至于准确与否,我没有留心过。
关于换季,我有过明快的记忆,也有惨痛的教训。
不记得是哪一年了,反正我已经能偷偷给自己换季了,春光暖暖的,我自作主张换上了单衣裤,跑到外面去玩。田野里残留的积雪银光闪闪,土壤也在阳光下,释放出了被它吸纳和冷藏的雪水,空气透彻而湿润,收束了一冬的手脚被充分释放,那种散焕、舒展的感觉让人心情大快。
惨痛的教训在我身上留存了很长一段。好像是小学二年级吧,似乎是换季早了些,我穿着单裤上学。那天在操场上体育课的时候,天气忽然变化了,阵阵寒风卷着彤云很快就覆盖了天空,然后飘起雪糁子,小孩子家家还不知道冷暖深浅,尽管止不住的磕牙打颤,却也不知道回家加衣服,回到家被大人狠狠训了一顿。以后很长一段每逢要下雨或者天气变化,我的一只膝盖里面就会隐隐作痛,还好并不厉害,后还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就没异样了。
小羊说,我穿的一直比他多,一身的肥肉都白长了,呵呵,北京的春天并不浓烈,感觉到的时候夏天已经来了,所以不能怠慢。
今年的三月三天气还算正常,落了一场春雨,余下的是春天的阳光,吃饭的时候,大家的感慨也一样,正是钻被窝好好享受春困的好时候。

1 条评论:

Sheng Yue 说...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夏暑相联
秋处入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哈哈哈哈哈,还能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