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犹豫要不要把这么恶心的事情写到这里。
这不是什么直面惨淡人生的话题,只是残酷的现实存在。当然,残酷在现在这个时代,词义基本上是模糊的。残,有时会可能指的是厉害、威风;酷,就不用说了,酷就是与众不同、特立独行,酷就是酷,谁都知道。所以,残酷就是耸人听闻、扎人眼球、震撼灵魂的意思了。
去年的时候,领导从报纸上的一则报道获得灵感,想做一个选题,报道的大概内容是西安一间制造人血白蛋白工厂的丑事。根据这个报道提供的线索,上网搜寻了一下,发现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词汇——“血浆经济”,这个词汇可能是中国迅猛发展的经济大潮中最为特别、最酷的经济词汇了,发明这个词的人是某省卫生厅颇有领导才能的厅长,在他高瞻远瞩的宏图大略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血浆是推动这个人口大省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推动力(对百姓来说他们自身就是机器,而对企业而言暴利自然会带动企业迅速发展),于是相关的政策法规很快出台、单采血浆的网点也快速发展,筹划引进资本建立人血白蛋白王国的行动也由这位厅长亲自操刀迅速展开。“九十年代中期,‘血浆经济’的提法在当地出现,与‘以血致富’运动相对照的,是民间的一则口号:胳膊一伸,露出青筋,一伸一拳,五十大元。”既然是政策鼓励,所以单纯的人们蜂拥而至(当然主要是农民),他们觉得这种把血抽出去分离掉人家要的成分再把剩下的还回身体的做法既赚钱又不吃亏……事态的发展很快就出乎人们的预料,当地人所谓的“那号病”也就是艾滋病等传染病没过几年就灾难性的爆发,不断有青壮年的年轻人死去,艾滋病村的新坟头有多少谁也不知道,当然,这个产业链上的后续环节也可能很可怕,就像西安那家厂子一样,带病毒的血浆制造的人血白蛋白粉还可能让使用者受害。显然,参照这样的素材杜撰的已经把悲剧转化成个人命运的故事显然是违背选题初衷的,不能做成一个药厂反腐的情节剧,选题只好搁置。
另一件事情倒是很适合做一个比好莱坞还好莱坞的类型片,只是这件新发生的事情还是太扎眼。
还是条新闻,济南汽车爆炸案。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雇用公安局治安队的副队长制造汽车爆炸,炸死情妇以解后患的故事。看看这里面出场的人物就知道这事情多“残”多“酷”。
当然,人家的内讧老百姓看个热闹尚可,像山西黑砖窑、纸馅包子引出纸馅新闻之类的东西也不缺乏幽默和震撼的力量。
听说一个剧本备案的时候,被提出一点修改的地方,就是删除“这是什么世道”这句台词,再多的恶心事也不能以偏概全代表这个世道,只是这个世道诞生了很多怪胎罢了。
2 条评论:
经济经济,经世济民;变成饮血啖肉了。
最后一段真精辟。
发表评论